盐池县简介

  • 发布时间:2016-10-31 00:00:00.0
  • |
  • 作者:盐池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094次

 

 

* 地理位置: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自古就是西北商贸活动的“旱码头”。西与灵武市、同心县连接,北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临,东与陕西省定边县接壤,南与甘肃省环线毗邻,自古就有“西北门户 灵夏肘腋”之称,是宁夏交通的东大门,全县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66公里,县城距离自治区首府银川市131公里。境内2条铁路、2条高速、2条国道、1条省道纵贯县域,路网密集、交通便捷。

 * 地质气候:盐池地势南高北低,北接毛乌素沙漠。属鄂尔多斯台地,南靠黄土高原属典型的过度地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冬冷夏热,平均气温22.4摄氏度,晴天多,降雨少,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温差大,冬夏两季气候迥异,平均温差28℃左右,秋冬交节之际,昼夜温差可达20℃。

* 历史行政:汉初设县,名昫衍。公元553年隋称盐川郡,唐复改为盐州,北宋时期为西夏国22州之一,1443年置花马池营,1913年置盐池县。现盐池县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4000余人。地广人稀。下辖4个镇、4个乡等。

 * 资源丰富:全县有天然草原835万亩,耕地133万亩,是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和滩羊、甘草、小杂粮的主产区。地下有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资源”和白云岩、石灰石、石膏“三小资源”,地上有土地、光热、风能“三大资源”。初步探明煤炭储量82.5亿吨,石油储量总资源量2.5亿吨,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白云岩储量268.5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11亿吨;石膏储量16.5亿吨;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300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在5740兆焦/平方米,发展新型工业前景广阔。

* 经济发展: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35亿元,增长11.1%;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22.5%,其中县级税收7.6亿元,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8.2亿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7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5元,增长12.3%。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有41项工作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位居全区各县市区第一。 

* 人文盐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盐池独特的多边文化,既有秦汉时期的长城墩堠,又有近代革命的历史遗迹;既有中原的农耕文化,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既有陕北的信天游,又有西北的“花儿”,还有内蒙的草原文化。

* 红色盐池。盐池是革命老区,1936621日西征红军解放了盐池县城,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西北门户、前哨阵地和解放宁夏的干部培训基地、后勤保障基地。

* 生态盐池。生态建设是盐池立县之本。1978年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县,2002年率先在全区实行封山禁牧。目前全县林木覆盖度、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68%,与10年前相比,年扬沙天气由54天降至9天。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

 * 宜居盐池。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自治区文明县城,花马古城更加宜居、更富活力、更聚人气。 

* “中国滩羊之乡”。作为全国滩羊集中产区和宁夏畜牧业生产重点县,2003年被国务院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滩羊之乡”,2005年成功注册“盐池滩羊”产地证明商标,2012年滩羊饲养量达到160万只,滩羊肉、二毛皮享誉海内外,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盐池的“一号产业”。

* “中国甘草之乡”。 境内分布的野生中药材有130多种,甘草、苦豆草面积分别达到235万亩和300万亩。所产甘草品质好、药用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近年来人工甘草发展势头强劲,留床面积达到54万多亩。

* “长城博物馆”。境内有隋、明长城4250余公里,绵延横亘,气势恢弘。长城关、烽火台、八步战台等遗址雄踞边塞,为却匈奴、安国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隋长城在全国已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