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九)
- 发布时间:2023-06-26 18:27:12
- |
- 作者:盐池县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44次
年华易老 技·艺永存
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盐池县图书馆响应国家图书馆的号召,与全国220余家图书馆联合主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线上展映活动。 线上展映(九) 18.西安鼓乐 领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列入时间:2009年列入 名录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映作品: 西安鼓乐-顾景昭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文简介: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鼓吹乐。乐队编制分敲击乐器与旋律乐器两大类,演奏形式分为坐乐和行乐。至今使用着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年至1279年)时期俗字谱的记写方式。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19.麦西热甫 领域: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列入时间:2010年列入 名录类型: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映作品: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艾力·依布拉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中文简介: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民族中,流传着麦西热甫。麦西热甫是维吾尔族人民文化传统最为重要的承载者。完整的麦西热甫活动包括一系列丰富的习俗和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杂技、口头文学、饮食及游戏。维吾尔木卡姆是此项活动中最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它将歌唱、舞蹈和娱乐结合在了一起。人们还可以在麦西热甫这里学习了解他们的传统风俗习惯。了解其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的司仪、参与活动的表演名家,以及参加活动的全体维吾尔族民众,是麦西热甫的主要传播者和继承者。 20.中国活字印刷术 领域:传统手工艺 列入时间:2010年列入 名录类型: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映作品: 木活字印刷技术-林初寅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文简介: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在浙江瑞安等地依然使用这种技术编印谱牒。男性经过训练完成汉字的刻划,经过刻字、捡字、排字等程序后进行印刷。这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古汉语语法。女性承担裁纸和装订的工作,直到完成宗谱的印刷。活字书页拆解之后可以反复使用。春夏秋冬,工匠们带着一套套的木活字和印刷工具,行走在地方社群中,从一个祠堂到另一个祠堂。他们用手工完成谱牒的印制。谱牒的印制完成之后有专门的仪式,印刷工匠将其放置好,锁在箱子中以便保存。木活字印刷术主要通过家传口授的方式传承。 21.京剧 领域:表演艺术 列入时间:2010年列入 名录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映作品: 京剧-朱绍玉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京剧-尚长荣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京剧-赵燕侠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京剧-张幼麟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END-